欢迎访问重庆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!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心介绍 > 中心特色 >

  一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,形成了教学、科研和学科建设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。 

  ◎ 学科发展带动实验教学和中心的发展。通过985和211建设,先后建成国家一级重点学科、国家重点实验室,科学研究设备和平台十分完善。中心吸纳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成员,形成学科建设与中心建设相互支撑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,使学科平台和实践教学中心完全融为一体。

  ◎ 坚持学科与中心人才相互流动机制。青年教师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之前,必须先指导SRTP和各种创新性实验,促进了教学、科研和学科建设三位一体协调发展,形成了科研、师资队伍、学生培养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。

  ◎ 学科研究平台成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。把创新性实验平台直接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科研平台挂钩,先后开出了高海拔覆冰、等离子放电等创新实验。利用学科平台和我校“产、学、研”结合的优良传统,构建了本科生实践教学、企业需求及教师科研项目的互选机制。

  二、坚持“一个中心,两个拓展,三个面向,四个层次”的实验教学体系,构建了一套融合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评价的电工电子创新实践教学体系,支撑了各种人才的培养需求。 

  ◎ 拓展“创新教育”的内涵,构建了覆盖“基础实验+综合设计实验+创新实践”多层次的创新实验内容体系,满足不同专业的培养需求。中心开设的实验覆盖了全校42个专业,以“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协调发展”为指导思想,整合优化实验内容,把“创新教育”贯穿于“基础+综合设计+创新实践”等多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中,构建了具有现代实验内容和先进实验技术,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电工电子实验内容体系,支撑了综合性大学对各类人才的培养需求。

  ◎ 拓展“创新教育”的外延,把创新教育从单一的开设创新实验项目拓展到教学方式和考核环节,构建了融合“教学内容+教学方法+考核手段”三维一体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。推进自主实验、小组研讨等教学方法的改革,在基础层开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;建立立体化考核办法,注重基础理论、基本技能的同时,强调工程实践、综合训练等实践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察;通过大学生SRTP、大学生创新实验和各种竞赛,贯彻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、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。

  ◎ 加强实验室开放建设,实现包括空间、时间和内容的全方位开放,支撑实验教学的开展。采取门禁和网络摄像监控系统的24小时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,实现了实验环境与时间的开放,使自主实验和开放实验落到实处;重点进行实验内容开放,将部分科研项目、工程项目向学生开放,或是学生自拟实验项目联系教师指导,实现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。